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如何教育挽救“失足少年”?另一方面,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入职查询制度落实情况如何?如何遏制未成年人遭受网络侵害的问题?
日前,最高检第九检察厅(未成年人检察厅)厅长那艳芳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她表示,检察机关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强制报告已成为阻断、预防犯罪的重要措施。同时,聚焦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网络犯罪,至今已起诉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犯罪1000多人。
最高检第九检察厅(未成年人检察厅)厅长那艳芳。受访者供图
■谈未成年人犯罪
低龄犯罪上升,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
新京报: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趋势如何?有什么特点?
,,哈希牛牛(www.hx198.vip)采用波场区块链高度哈希值作为统计数据,游戏数据开源、公平、无任何作弊可能性,开放单双哈希、幸运哈希、哈希定位胆、哈希牛牛等游戏。
那艳芳: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首先是犯罪数量上升。2018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年均上升7.7%。
其次,低龄犯罪上升。2018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占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总人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三年来,14、15周岁低龄未成年人涉嫌犯罪人数均处于不断上升态势,占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总人数的比例也不断扩大。
此外,犯罪类型集中。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占比较高的分别是盗窃、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抢劫、强奸和故意伤害等犯罪。
新京报:对上述情况,检察机关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那艳芳: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检察机关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把“保护、教育、管束”一体落实到位,力阻重新犯罪。
一方面,坚持严管厚爱。从最有利于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出发,统筹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对涉罪未成年人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2022年,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不诉率分别为68.5%和59.9%,同比分别增加18.1个和20.8个百分点。充分发挥附条件不起诉的特殊预防和矫治功能。2022年,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为36.1%,同比增加6.4个百分点;通过设置个性化附带条件并全程监督考察,提升精准帮教实效,超过97%的被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走上正途。
另一方面,坚持宽容不纵容。对主观恶性深、犯罪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坚决依法惩治,既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法治威严,也警示教育社会和相关责任主体。2022年,共起诉2.8万人;对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内违反规定、拒不悔改的,依法起诉820人。
欧博开户声明:该文看法仅代表作者自己,与本平台无关。转载请注明:专访最高检九厅厅长那艳芳: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